
北大縱橫——改變人行為的學校
?
也曾經以為盡人事,而憑天命…
?
更曾經以為憑自己的智慧,足以獨闖創業路…
?
然而,這一切都在遇到王璞、北大縱橫、管理咨詢,而悄然改變!
?
200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王璞,進而被吸引,毅然加盟北大縱橫,至今已近7年 了?;貞浧鹉菚r的管理咨詢尚屬于“曲高和寡”時期,即使當時的先行者“北大縱橫”,也不過是“十來個人,七八條槍”的規?!,F如今,公司的團隊已發展成由 數十名合伙人帶領,幾百名顧問跟隨,業內遙遙領先的一只鐵軍。在王璞點指的藍圖下“四年一個的發展周期”,數百名合伙人,數千名顧問的國際一流咨詢機構已 是指日可待了。
?
如 果沒有業績和發展的壓力,經歷過“活下來”、“活的累”兩個階段的北大縱橫團隊,現如今將是多么美好的時刻。事實上,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憧憬這一“美好”, 就因為必須面對持續的領跑而絞盡腦汁了。而這種不斷的自我施壓、不斷的自我挑戰,在我經歷的縱橫時間中是那樣的自然、又是那樣的不由自主,而本人也正是在 這起起浮浮、適應與不適應、抗拒與順應當中,成長為縱橫的管理合伙人。由衷的說句心里話:我感謝管理咨詢!感謝北大縱橫!更感謝王璞!
?
在 北大縱橫的日日夜夜,在王璞身邊長時間的工作,天天都是活生生的管理案例,有著無窮的學習機會,更何況親身實踐呢?這對于我們每一個縱橫人的影響都是巨大 的。正象一位資深媒體人士的觀點:雖然業績與發展是企業永恒的追求,但這并不完全是企業的核心問題,即便我們熟悉的企業戰略、組織結構、企業文化、信息系 統也不是絕對的核心問題,真正的制約、影響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在于 “人 的行為”——難以改變的人慣性的行為!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根本改變,其根本問題也是在行為上的改變。而王璞不僅自己是一個主動行為的人,而且還是一個推動 群體變被動行為為主動行為的大師,也使縱橫成為了一所“改變人行為”的學校。曾有一國內權威媒體提過這樣一個問題:“咨詢業在中國發展的時間其實并不算 久,但短短的幾十年中,已有不少的咨詢公司上演了聚散離合的故事。請問是什么支撐北大縱橫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中國知識服務業一面不倒的旗幟呢?”答案有很 多,但至少有一條是肯定的:為了更快的實現縱橫的藍圖,王璞一直在主動的推動著縱橫人行為的改變!
?
改 變的結果不一定都是甜的,改變的過程絕對是苦的,雖然是管理咨詢公司,雖然被譽為企業的“健康醫生”,然而是企業就逃脫不了利益的誘惑,正所謂知易行難, 在這漫長的十年歷程里,無論是主動改變者還是被動改變者,達成共識的過程是多么的巨大與艱辛,個中的辛酸都是可以想象的?!靶」九c大公司”;“小團隊與 大團隊”;“制度與文化”;“剛性與彈性”;“工作與生活”;“本職工作與非本職工作”;“長期行為與短期行為”;“精英與團隊”;“盲目自信與妄自菲 薄”;“快樂與辛苦”等等王璞的論十大關系的精彩言論的出臺,無論對當時思想意識的引導,還是對后期合伙人文化的形成,無不影響深遠。而在這十年的節點 上,以王璞為代表的縱橫人想的更多是對過去功績的清零,這種心態又怎能不預示著一個新的目標的到來!
?
有個陳舊的說法:嫁要嫁對郎,入要入對行。已過而立之年的我,一個偶然,進入了咨詢行業,不但趕上了一個“朝陽”行業,更有甚者,還“跟”對了人,“溶”入了團隊,我慶幸著、感激著、跟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