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埔寨印象
柬埔寨是向往了很久的地方,吳哥古跡的魅力似近似遠的牽引著,西哈努克親王在中國多年的傳說更加重了對柬埔寨的好奇,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度?
適逢加入縱橫滿六周年,第一次體驗公司福利—八八式旅游。有趣的是,同行的同事不乏像我一樣首次或者時隔6年后再參加八八式旅游,攜家人如愿實現了一個歡樂的大家庭之旅。
落地柬埔寨的金邊機場時已是傍晚,便直接入住酒店休息,以便第二天趕往暹粒。導游是三代華裔,讀過大學,中文說得好也非常健談,沿途介紹著柬埔寨金邊的基本情況,因為趕上了下班高峰,金邊的交通也顯得擁堵,放眼望去多是豐田的汽車,或摩托車。柬埔寨的油價很高,每升接近5000瑞爾,約合人民幣10元?;蛟S是因為油價高,省油的豐田車比較普遍,而路邊隨處可見的瓶裝售賣的汽油則是滿足摩托車的需要。
?
我們入住的四星級酒店位于使館區,夜晚顯得比較安靜,周邊除了加油站和超市,沒有其他消遣的去處,也看不到大都市的燈火通明,走在大街上倒像是在郊區漫步。
柬埔寨,舊稱高棉,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老撾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則面向暹羅灣。柬埔寨尊佛教為國教,95%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原本對柬埔寨印象并不深,小時候知道有位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經常在中國避難,是電影《花樣年華》和《古墓麗影》將吳哥古跡那段塵封的歷史出其不意地彰顯開來,讓這個舊稱高棉的國家深深吸引了我。
吳哥古跡位于柬埔寨的暹粒,距離金邊并不遠,但因為路況一般,在建中的陸橋還是由中國援建,乘車大概需要6個小時,沿途觀賞東南亞國家的鄉村風情。柬埔寨是東南亞發展較為落后的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路邊隨處可見大片的農田和高高聳立的棕櫚樹。
沿 途不時會經過零散的村莊,房屋多為二層木制結構,一層放些農耕雜物,二層生活居住,但總體顯得破舊。有些人家門前,會放些長方形的盒子,上面架著釣竿和塑 料布,導游介紹說,是當地人家用來收螞蚱和蟑螂的,因為這兒的人家窮,會用蟑螂或螞蚱來充葷食,只當是導游的玩笑。在中途休息站見到了滿盆的蟑螂、螞蚱和 蜘蛛,瘦弱的學齡兒童叫賣各種小吃水果,用不流利的中文說著賺學費的話。我們同行的隊伍里也有適齡的孩子,心里感覺有些酸。
暹粒城區不大,因為有吳哥古跡,總體顯得要發達一些,道路干凈平坦比較舒適。
吳哥古跡分布在面積約45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中,有各種建筑遺跡600多處,主要包括了吳哥窟、吳哥城和附近廟宇。這組巨大的石建筑群,主要由大量宏偉的石塔、石屋和精美玲瓏的石刻浮雕組成。
第一站是吳哥城,又名大吳哥,是9世紀至15世紀高棉帝國最長久的國都,吳哥都城占地9平 方公里,城內包括了空中宮殿、巴戎寺等,從吳哥城的勝利門進入,寬闊的林間馬路一眼望不到頭,兩旁樹木茂密高大。原本只是有點陰沉的天下起來了小雨,既而 下大,更為遠處的巴戎寺和高棉的微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待到雨下得小了些,沿石級進入巴戎寺,寺廟建筑高聳緊密,臺階陡峭,回廊里靜悄悄地可聽見雨水 落地的聲音,陽光從縫隙間漏下,仿佛時光就駐留在了一千年前。寺廟高高聳立著著名的高棉微笑佛像,在雨后的陽光下,每一處微笑都顯得清新,靜靜守候著千年 的時光變遷。
在吳哥,石制建筑是祭祀用的,木制建筑才有人居住,吳哥城被暹羅軍侵占后,遭到嚴重破壞,皇家起居的木制建筑已不復存在,回望今天吳哥城的氣勢恢宏,給后人留下無盡想象。
吳哥窟是吳哥古跡中保存最完好的廟宇,建筑主要包含了祭壇和回廊兩個基本的布局,建筑宏偉、浮雕細致。長長回廊里的雕塑栩栩如生,跟隨著導游的講解,仿佛故事也鮮活起來,甚至每一處女神浮雕也或高興或憂傷,細細觀察每一處都為雕刻的精美而嘆為觀止,非親臨不能體會。
吳 哥古跡多用沙巖建造,有些建筑被破壞后就不能修復了,崩密列就是最顯著的代表。崩密列也是一座吳哥窟式的建筑,只是在今天的世人看來已完全不復之前的面 貌。因為幾百年無人打擾,大自然以它的規則成就了另外一番別有洞天的景觀。石頭與植物完全融為一體,幾百年的古木深深植入石建筑體內,或纏繞或分崩,在茂 密不見天日的潮濕環境里,擁擠在一起的石頭上布滿了苔蘚,石縫中擠出的幼苗令人感嘆生命的力量。
吳哥古跡的雕刻精美在女王宮發揮到極致,一個衣角一個眼神都顯示了雕刻的功力和用心??吹枚嗔?,反而很難用言語來描述內心的震撼。
離開柬埔寨的前一天,參觀了柬埔寨的皇宮,與金邊市里的破舊形成對比,皇宮內建筑精致、金碧輝煌,此時皇宮的主人依然還在中國,遍游皇宮,與西哈努克親王在中國的行宮相比,多了些貴氣,少些自然的秀美和靈氣。
導游會時常提起30年前的那場革命以及人才缺失對現在社會的影響,歷史還不能忘記,社會在不斷進步,腦海中始終縈繞不去那些孩子的眼神和雨后陽光下的高棉微笑,那微笑里多了些包容。
上一篇文章:柬埔寨越南游記
下一篇文章:別樣世界——柬埔寨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