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經濟產業白皮書
一、新興戰略產業的崛起,低空經濟被納入新質生產力
(一)低空經濟融合性強成長性高,提至戰略新興產業
低空經濟”概念術語源自 2009 年通航產業的學術研討會,并在 2021 年首次被加入國家級規劃(國務院發布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從名詞拆分來看,“低空”一詞目前雖無確切高度定義,主流觀點認為低空涵蓋距離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或3000米以內的空域(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具體劃設)?!敖洕币辉~則反映出并非全以航空器為載體、低空空域為依托,而是綜合了上下游產業領域(制造、機場、保障服務等)的融合性經濟模式。低空經濟主要可以概括為依托低空空域,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載體,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我國低空經濟經歷規劃(2010)、推廣(2011-2016)和深化(2016-2021)三個階段;當前正處于應用普及階段(2021至今)2024年低空經濟作為新增長引擎,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被列入要積極培育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并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成為新質生產力標桿賽道。
(二)低空產業鏈條長輻射面廣,是經濟增長動力源
二、國內政策密集出臺,推動低空從探索走向發展
(一)空域改革釋放低空經濟活力
(二)產業政策支持低空快速騰飛
(三)部分城市先行先試引領低空市場
首先,深圳市作為“無人機之都”,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搶跑低空經濟發展的“新賽道”。深圳目前已發布《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寶安區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多份產業規劃和地方法規,為深圳先行先試制定民用無人機管理規則和運行標準、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4年初,深圳更是出臺了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從基礎設施、飛行服務、產業應用、技術創新、安全管理等方面助力低空經濟高飛,無論是政策環境、產業環境、生態環境還是企業競爭力,都已具備成為引領全國低空經濟發展“領頭羊”的條件。
此外,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5個省份成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湖南省在法規建設方面出臺了全國第一部地方性通航法規,為通航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在空域管理方面,湖南省編制實施了全國第一部空域劃設方案,為合理利用空域資源、提高空域使用效率提供了制度安排。同時,湖南省還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覆蓋全省的低空監視網,為低空飛行活動的安全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2023年12月底,四川省低空領域的第三批低空協同管理空域正式啟用。這標志著四川省已經形成了環成都和貫通川南、川北的低空飛行網絡,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加便捷的條件。2024年,安徽省通航飛行服務站協助提出的《2024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線劃設方案》獲批,新增3條低空航線,為通航產業和旅游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三、中國獨特優勢顯著,助力低空提質增效規?;l展
(一)新能源汽車三電供應鏈成熟,助力為低空經濟提質增效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合稱三電系統,是決定汽車性能的關鍵。三電系統供應鏈在我國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相對成熟,可靠性大幅提高。低空飛行器產業鏈與新能源車、消費電子產業鏈上游高度重合,航空、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產業三電的相似性超80%到90%,中國發展航空可以低成本復用新能源汽車的三電供應鏈以及電力儲能配套設施,不必另起爐灶。
(二)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突出,為低空經濟規?;l展保駕護航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突出,完善程度為全球第一,不僅公路、鐵路、隧道、碼頭等傳統基建不斷發展升級,我國已建成全球領先的通信、導航基礎設施,2023年底5G通信基站超337萬站,北斗地基增強站體量龐大,以通信行業為例,全國具備超4000座北斗地基增強基準站,為低空飛行提供全方位保障。低空產業可依托我國整個基建和產業體系去發展電動航空器,再用電動航空器去賦能整個基建和產業體系,不斷向規模要經濟性,再用經濟性反哺規模,形成良性循環,達到規模效應。
四、低空催生萬億級市場,無人機成為重要產業載體
(一)低空市場規模將達萬億,中南和華東占據半壁江山
據統計,中國低空經濟規模2023年超過5000億,同比+33.8%,其中低空飛行器制造和低空運營服務貢獻最大,接近55%,間接圍繞供應鏈、生產服務、消費、交通等經濟活動產生的貢獻接近40%,低空基礎設施和飛行保障的發展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未來隨著低空飛行活動的日益增多,預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2023-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0%,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其中,中南和華東將成為國內低空經濟主戰場。據統計,截止2024年2月,中國低空經濟領域企業超過5.7萬家,其中60%以上分布在華南和華東地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江蘇、湖南、浙江等地區,華北地區占比約12.6%,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省和天津三地。
(二)無人機市場增速迅猛,低空經濟的重要產業載體
五、應用場景加速拓展,低空迎來eVTOL新風口
(一)低空催生各類應用場景,低空交通UAM成為未來熱點
近年來,以無人機為主導的低空經濟發展快速。目前,已經進行商業化探索的應用場景有物流、旅游、農業、消防、巡檢等。其中,低空經濟+物流是目前商業應用最廣泛的場景,無人機在城市物流應用場景中逐漸展現出較大潛力,相比傳統物流配送方式,無人化具備方便高效、節約人力成本、減少安全隱患等優勢,配送效率更是大幅提升。同時,低空經濟+城市管理商業模式已基本跑通,目前無人機在城市應急救援、城市安防、電力巡檢、國土測繪、農林植保、消防等場景展現出廣泛應用前景。此外,農業是低空經濟快速融合的產業,植保無人機在農業發展較早,在農林業中已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空+旅游作為更有趣、更新奇的形式,將成為游客體驗的旅游休閑項目。短期內直升機、熱氣球、滑翔傘等低空工具較為成熟。然而 面對極致追求效率的時代,面對陸上交通容量超載現實,低空飛行器以其特有技術優勢,正在承接更多的轉移功能,UAM即城市空中交通,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成為未來主流應用場景。
(二)eVTOL橫空出世,將成為主流交通方式之一
低空經濟應用載體包括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以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固定翼飛機需要專業跑道(離居民區遠),和直升機一樣,造價成本高,需要專業飛行員,且噪音較大。而無人機續航里程、飛行高度和速度以及運量載重有限,難以滿足更高要求的載人載物要求。相比之下,eVTOL可垂直起降而無需滑跑和專業跑道,成本較低,純電驅動更環保,噪音小,續航里程、飛行高度、飛行速度和運量載重能力較好,能夠滿足載人載貨要求,且無人駕駛類型將進一步放松對人員專業性的要求。
六、科學謀劃,前瞻布局,因地制宜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發展領域,其發力主體在于地方政府有效作為,而工作重心在于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地方政府要兼顧扮演好管理方和使用方的雙重角色,因地制宜決策、積極有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梢栽谌缦氯齻€方面下力發功:
(一)科學謀劃、穩步推進
發展低空經濟首先要遵循低空經濟發展規律,密切結合本地基礎條件和資源稟賦,立足長遠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從現階段客觀實際出發,找準產業定位,明確發展路徑,避免面面俱到、一哄而上;此外,要做好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可持續供給,為低空經濟做優做強提供堅實的基礎條件。
(二)深挖場景、前瞻布局
(三)強化保障、軟硬兼顧
上一篇文章:金融與實業的西西弗斯之困——產融控股如何鳳凰涅槃
下一篇文章:品牌的真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