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簡體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專家觀點
低空經濟產業白皮書
發表時間:2025-03-31 作者:陳志明 字號: A A A

一、新興戰略產業的崛起,低空經濟被納入新質生產力

(一)低空經濟融合性強成長性高,提至戰略新興產業

低空經濟”概念術語源自 2009 年通航產業的學術研討會,并在 2021 年首次被加入國家級規劃(國務院發布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從名詞拆分來看,“低空”一詞目前雖無確切高度定義,主流觀點認為低空涵蓋距離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或3000米以內的空域(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具體劃設)?!敖洕币辉~則反映出并非全以航空器為載體、低空空域為依托,而是綜合了上下游產業領域(制造、機場、保障服務等)的融合性經濟模式。低空經濟主要可以概括為依托低空空域,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載體,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我國低空經濟經歷規劃(2010)、推廣(2011-2016)和深化(2016-2021)三個階段;當前正處于應用普及階段(2021至今)2024年低空經濟作為新增長引擎,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被列入要積極培育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并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成為新質生產力標桿賽道。



(二)低空產業鏈條長輻射面廣,是經濟增長動力源

從產業結構看,低空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包括低空飛行制造、低空飛行服務、低空飛行保障和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其中低空飛行產業是低空經濟的核心產業。在飛行內容上,低空飛行可與通用航空大體劃等 號。粗略地分,有生產作業類、定制服務類、救助應急類、文化消費類等。根 據不同的飛行特點,圍繞“飛起來”“用起來”“能落地”的基本需要,制定 政策,改善設施,使飛行活動得以順利、安全、成本可控地進行。低空制造中最能體現低空經濟特點是各種無人機,包括高效作業無人機、 電動貨運無人機、商業載人無人機等,其中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無人航空器不 僅是發展熱點,還有望在城市空中交通(UAM)和更廣泛的先進空中交通體系 (AAM)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航空制造業的新賽道、新品種和新經濟增長點。低空保障包括低空空管、通訊導航、氣象服務、油料/電力供給、通用機 場、飛行營地、直升機起降點、飛行服務站、無人機飛行信息系統、無人機監 管與反制系統以及維修業務等。其中,維修業務具有多重屬性,既是保障工作, 又是能夠直接產生商業價值的環節。依托國內航空制造能力,可以形成維修、 改裝、拆解業務閉環,延伸相關產業鏈,推動低空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綜合服務主要是由低空飛行及各種應用而激發產生的服務業務,主要有航 空會展、廣告、咨詢、科教、文化傳媒、信息、租賃、保險、中介代理、社團 服務等門類。其中有傳統的服務,也有獨具特點的新式服務。
從產業鏈看,低空產業鏈上游為研發設計與原材料。中游是零部件制造集成與配套服務,下游是應用場景服務。低空經濟鏈條很長且附加值高,內在的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能把整個中國的要素市場激活,可以保障上游生產性服務行業,推動中游制造供應產學研結合,也將進一步拉動下游消費應用,有望將成為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源。

二、國內政策密集出臺,推動低空從探索走向發展

(一)空域改革釋放低空經濟活力

美國早在20實際60年代就開放了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低空空域改革基本取向民用化管理。我國自2000年起,低空空域管理歷經多次改革,逐步由粗方向轉向精細化管理,由軍方主導轉向軍民融合發展,實現與國際接軌。2023年12月國家空管委發布《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將空域劃分為劃分為A、B、C、D、E、G、W等7類,其中,A、B、C、D、E類為管制空域,需空管部門進入許可,G、W類為非管制空域即低空活動區(大致對應300米以下非A-E類),豁免飛行申請,進入前報備即可。低空空域的開放為無人機、通航飛機與eVTOL等航空飛行器釋放了充足的空域資源,為低空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產業政策支持低空快速騰飛

從國家層面看,2021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國家級規劃,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將“低空經濟”作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進行定調。2024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低空經濟等領域打造成新增長引擎。低空成為全國和地方兩會熱議的關鍵詞。當前全國已有多個?。▍^、市)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成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北京、廣東等地也均開始部署發展低空經濟;此外,各市針對低空經濟出臺了各項具體行動方案和措施。

(三)部分城市先行先試引領低空市場

首先,深圳市作為“無人機之都”,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搶跑低空經濟發展的“新賽道”。深圳目前已發布《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寶安區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多份產業規劃和地方法規,為深圳先行先試制定民用無人機管理規則和運行標準、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4年初,深圳更是出臺了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從基礎設施、飛行服務、產業應用、技術創新、安全管理等方面助力低空經濟高飛,無論是政策環境、產業環境、生態環境還是企業競爭力,都已具備成為引領全國低空經濟發展“領頭羊”的條件。

此外,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5個省份成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湖南省在法規建設方面出臺了全國第一部地方性通航法規,為通航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在空域管理方面,湖南省編制實施了全國第一部空域劃設方案,為合理利用空域資源、提高空域使用效率提供了制度安排。同時,湖南省還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覆蓋全省的低空監視網,為低空飛行活動的安全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2023年12月底,四川省低空領域的第三批低空協同管理空域正式啟用。這標志著四川省已經形成了環成都和貫通川南、川北的低空飛行網絡,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加便捷的條件。2024年,安徽省通航飛行服務站協助提出的《2024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線劃設方案》獲批,新增3條低空航線,為通航產業和旅游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三、中國獨特優勢顯著,助力低空提質增效規?;l展

(一)新能源汽車三電供應鏈成熟,助力為低空經濟提質增效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合稱三電系統,是決定汽車性能的關鍵。三電系統供應鏈在我國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相對成熟,可靠性大幅提高。低空飛行器產業鏈與新能源車、消費電子產業鏈上游高度重合,航空、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產業三電的相似性超80%到90%,中國發展航空可以低成本復用新能源汽車的三電供應鏈以及電力儲能配套設施,不必另起爐灶。

(二)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突出,為低空經濟規?;l展保駕護航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突出,完善程度為全球第一,不僅公路、鐵路、隧道、碼頭等傳統基建不斷發展升級,我國已建成全球領先的通信、導航基礎設施,2023年底5G通信基站超337萬站,北斗地基增強站體量龐大,以通信行業為例,全國具備超4000座北斗地基增強基準站,為低空飛行提供全方位保障。低空產業可依托我國整個基建和產業體系去發展電動航空器,再用電動航空器去賦能整個基建和產業體系,不斷向規模要經濟性,再用經濟性反哺規模,形成良性循環,達到規模效應。

四、低空催生萬億級市場,無人機成為重要產業載體

(一)低空市場規模將達萬億,中南和華東占據半壁江山

據統計,中國低空經濟規模2023年超過5000億,同比+33.8%,其中低空飛行器制造和低空運營服務貢獻最大,接近55%,間接圍繞供應鏈、生產服務、消費、交通等經濟活動產生的貢獻接近40%,低空基礎設施和飛行保障的發展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未來隨著低空飛行活動的日益增多,預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2023-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0%,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其中,中南和華東將成為國內低空經濟主戰場。據統計,截止2024年2月,中國低空經濟領域企業超過5.7萬家,其中60%以上分布在華南和華東地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江蘇、湖南、浙江等地區,華北地區占比約12.6%,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省和天津三地。


(二)無人機市場增速迅猛,低空經濟的重要產業載體

現階段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與低空經濟相關的無人機主要集中在民用領域,分為工業級和消費級兩大方向,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用于航拍和娛樂,注重拍攝功能和可操作性,2023年大疆占據了全球70%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從市場整體規???,預計到2025年,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需求規模有望接近600億元。工業級無人機注重經濟效益,追求續航速度、續航能力等性能等平衡,主要應用于測繪與地理信息、巡檢、安防監控和應急等領域。近年來,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預計到2025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需求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國通航產業發展總體呈現向好態勢。根據中國民航局統計數據,截至 2022 年年底,我國具備 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傳統通航企業 661 家,同比增長 10.4%;通用機場數量 399 個,同比增長 7.8%;通用航空器在冊總量 3186 架,同比增長 5.6%;全年通航 飛行小時 121.9 萬小時,同比增長 3.5%。此外,截至 2022 年底,我國共有民用 直升機有 1037 架,在低空空域開放的利好預期下,直升機有望在航空應急救援、短途運輸、低空旅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預計到 2027 年,中國民用直升機數量 有將增長至 1449 架。

五、應用場景加速拓展,低空迎來eVTOL新風口

(一)低空催生各類應用場景,低空交通UAM成為未來熱點

近年來,以無人機為主導的低空經濟發展快速。目前,已經進行商業化探索的應用場景有物流、旅游、農業、消防、巡檢等。其中,低空經濟+物流是目前商業應用最廣泛的場景,無人機在城市物流應用場景中逐漸展現出較大潛力,相比傳統物流配送方式,無人化具備方便高效、節約人力成本、減少安全隱患等優勢,配送效率更是大幅提升。同時,低空經濟+城市管理商業模式已基本跑通,目前無人機在城市應急救援、城市安防、電力巡檢、國土測繪、農林植保、消防等場景展現出廣泛應用前景。此外,農業是低空經濟快速融合的產業,植保無人機在農業發展較早,在農林業中已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空+旅游作為更有趣、更新奇的形式,將成為游客體驗的旅游休閑項目。短期內直升機、熱氣球、滑翔傘等低空工具較為成熟。然而 面對極致追求效率的時代,面對陸上交通容量超載現實,低空飛行器以其特有技術優勢,正在承接更多的轉移功能,UAM即城市空中交通,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成為未來主流應用場景。


(二)eVTOL橫空出世,將成為主流交通方式之一

低空經濟應用載體包括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以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固定翼飛機需要專業跑道(離居民區遠),和直升機一樣,造價成本高,需要專業飛行員,且噪音較大。而無人機續航里程、飛行高度和速度以及運量載重有限,難以滿足更高要求的載人載物要求。相比之下,eVTOL可垂直起降而無需滑跑和專業跑道,成本較低,純電驅動更環保,噪音小,續航里程、飛行高度、飛行速度和運量載重能力較好,能夠滿足載人載貨要求,且無人駕駛類型將進一步放松對人員專業性的要求。


六、科學謀劃,前瞻布局,因地制宜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發展領域,其發力主體在于地方政府有效作為,而工作重心在于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地方政府要兼顧扮演好管理方和使用方的雙重角色,因地制宜決策、積極有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梢栽谌缦氯齻€方面下力發功:

(一)科學謀劃、穩步推進

發展低空經濟首先要遵循低空經濟發展規律,密切結合本地基礎條件和資源稟賦,立足長遠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從現階段客觀實際出發,找準產業定位,明確發展路徑,避免面面俱到、一哄而上;此外,要做好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可持續供給,為低空經濟做優做強提供堅實的基礎條件。

(二)深挖場景、前瞻布局

發展低空經濟應以豐富和拓展低空場景為核心,在用好傳統生產作業類場景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類和航空消費類場景,大力培育航空消費群體,推動形成以場景應用帶動生產制造、服務保障等產業的發展路徑。同時,要緊跟技術趨勢,超前謀劃布局城市空中交通、eVTOL、飛行汽車、低空物流等新賽道,不斷提升城市發展競爭力。

(三)強化保障、軟硬兼顧

發展低空經濟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線,提升保障服務能力。在這方面既要不斷優化“軟”環境,又要持續強化“硬”工具。在“軟”的方面,要結合低空安全管理新階段、新要求,加快機制、隊伍、標準等體系建設。建立軍地民協同監管機制,明確地方政府牽頭部門組建執法隊伍,制定特情處置方案和標準等。在“硬”的方面,要高質量打造新型且多樣的空中與地面低空基礎設施,包括低空智聯網、通用機場、無人機自動起降機場以及配套低空基礎設施等。面對未來低空高密度海量飛行活動,以及城市內、城郊、城際等不同場景的空中交通管理需求,需要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低空智聯網,結合低空新型地面基礎設施,形成空地一體的低空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地方政府在低空管理方面的手段和能力。
分享到:
在線咨詢
上門義診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